17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查看详情

“冯至译文全集”:重新体悟冯至的精神生命史

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2021-12-17 19:02:49  责编:刘玉辉 
分享:

   冯至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他曾被鲁迅先生称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更是中国德语文学翻译与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收到新版的《冯至译文全集》,重读其中的部分篇章,多年之前通读《冯至全集》时的感觉如今更加强烈。这个感觉就是,我们对于冯至先生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甚至很可能才刚刚开始。

   我几乎是下意识地想到了《十四行集》第20首中的下面这些句子:

   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

   在我们梦里是这般真切,

   不管是亲密的还是陌生:

   不管我自己的生命的分裂,

   可是融合了许多的生命,

   在融合后开了花,结了果?

   这些诗句同时也让我反过来对着四大卷译文集,试图想知道“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融合甚至融化在冯至先生自己的生命之中。连贯起来阅读这些译文,似乎是用另一种方式,重新回顾、重新体悟冯至的精神生命史。这些译文,至少让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再次“看见”冯至。

作为诗人的冯至

   第一方面,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也是被很多研究者不断提及的——作为诗人的冯至。通过阅读这些译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冯至是如何从早期的情感型诗人,逐渐成长为经验型诗人,并在此之后努力探究成为“完整的人”的。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1920年代,他所翻译的德语诗歌,其中包括1926年发表在《沉钟》上的N.Lenau的《芦苇之歌》,1929年发表在《华北日报》副刊上的Arvers,H.Leuthold等人的诗。当然,在《沉钟》上,他其实已经发表了里尔克的《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论“山水”》;还要提到的是,1930年代,他翻译的里尔克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1931年),以及1936年12月集中发表在《新诗》杂志“里尔克逝世十周年特辑”上的里尔克的《秋日》《豹》《奥尔弗斯》《纵使这世界转变》;1941年和1943年发表在重庆《图书月报》上的俾德曼的《歌德年谱》,则是他全面研究歌德的一个重要步骤。

   从这些译文,我们可以看到德语诗人,特别是里尔克、歌德,在他的精神嬗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正如冯至先生的女儿冯姚平谈到的:他到德国留学时,读到了里尔克的著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但是现在我因为内心的需要,我一丝不苟地翻译他致一位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在这十封信里我更亲切地呼吸着一个伟大的诗人的气息。我译它出来,我赤诚地给中国的青年;我只恨我在20岁上下的时候无人把这样好的东西翻译给我。”读里尔克使他感到终于找到理想的诗,理想的散文,也看到理想的人生。在几乎停滞了10年的创作之后,我们从他40年代的作品《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及一些杂文中可以看出,他的风格变了。他观察、体验,懂得了寂寞和忍耐,严肃认真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从婉约的抒情变为富于哲理的沉思。这个过程,很自然地也让我们想到,他由早年喜欢晚唐诗到热爱杜甫的另一条并行的精神线索,这是他晚年的回忆中提到的。

作为翻译家的冯至

   我们透过译文可以“看见”冯至的第二个方面,而且是我们相对比较熟悉或许也是比较显在的一个方面——作为翻译家的冯至。值得注意的是,冯至的译文选择,似乎并不是随机的。甚至可以说,他的译文既有受时代氛围决定的方面(如翻译海涅、布莱希特),也更折射了他的自我精神探索,以及他对所处时代、对现代性的反思——乃至歌德和尼采意义上“克服”。至少,这些译文,是他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另一种方式。他说,“我不是那种掌握熟练翻译技巧的翻译家。跟我的爱好有一定的距离的作品,硬着头皮去翻译,往往是失败的。”他认为翻译外国文学的目的从积极方面而言是“丰富自己,启发自己”,从消极方面则是“纠正自己”。比如,在1937年写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前言中,他说“人们爱把青春比作春,这比喻是正确的。可是彼此的相似与其说是年轻人的晴朗有如春阳的明丽,倒不如从另一方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成长,更像那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着的春”(卷二第225页)。如果联系他所格外喜爱的里尔克的诗句:“他们要开花,开花是灿烂的;可是我们要成熟,这叫作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我们无疑多少可以看到一个不同于时流、不同于现代思想主流的冯至。在这样的上下文中,我们或许更能理解冯至为什么要在1940年代翻译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而冯至与歌德之间的联系,也饶有意味。他和夫人姚可崑先生一起翻译的是《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而不是一般看来更为著名的《浮士德》。虽然这两部作品,歌德都是几乎写作了一生,可以作为他“晚年定论”来看的,但《麦斯特》更接地气,离现实生活更近,却也更复杂。当然,冯至不是没有翻译《浮士德》。我们从译文全集中看到的段落,是1943年翻译的《哀弗立昂》。而哀弗立昂,有拜伦的影子,是浮士德和海伦娜,或现代和希腊结婚后所生。可是这次古今融合并不成功,这个孩子没有活下来,按照冯至先生的译者注,他的死亡,是“因无限制之追求卒致早年殒命”。或许正因为此,他的哀弗立昂的名字上有一个“哀”字,而没有像别的译者那样翻译为“欧福良”。这显然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不能不说包含着冯至的困惑。当然,这些仅仅是个案,或若干还没有回答的问题,但这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冯至,理解作为翻译家的冯至,理解在现代之中反思的冯至的一些有意味的起点。

   此次出版的四卷本《冯至译文全集》是冯至先生译文首次以全集形式出版,其中包含数种目前市面上已绝版的译作,不少见证冯至先生学术生涯的珍贵图片更是首次亮相,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最后,我也想对这个译文全集,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我注意到,这里所提供的所有译文,都只有一个最终定稿或定版的内容,但如果将来再版,在注释中保留修改的内容,不仅对我们向冯至先生学习翻译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我们理解冯至先生思想的演变过程,也是最微妙的参考材料之一。(作者:张辉,系北京大学教授)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好书伴我成长 透过圆圆的镜片微笑凝视前方

       就如世事充满偶然一样,于我,阅读的开始并非有所准备。童年时代书籍异常匮乏,不经意间发现父母书架上有本五六成新的精装书时,我被深深震撼了。书的封面上是一位戴眼镜的英俊青年微侧着脸,透过圆圆的镜片微笑凝视前方,扉页之后印着几张清晰度并不高的黑白照片,上面的人西服领带,旗袍礼帽,很有教养。书便是《韬奋文集》第二卷,收录了《萍踪忆语》《萍踪寄语》等。这书怎么到了我家书架上,为什么只有第二卷,我始终没有问过父母。每次似懂非懂地翻看浏览,那鲜活的文字、细致的描写,都令我对远方人们的... [阅读]

  • 北京东城30家书店可用数字人民币

       12月3日至12月19日期间,市民下载登录中国农业银行“掌上银行”申领数字人民币满100元减99元优惠券,即可走进东城区30家实体书店享受文化消费满减优惠,这是本市新一轮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惠民出行、惠民生活、惠民文化等主板块之一。    今年8月,东城区出台了全市首个引导支持实体书店进商场、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的“四进”政策,将实体书店纳入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范畴,努力把实体书店打造成城市的&ldqu... [阅读]

  • 《摇篮旁的额吉》:厚重的历史,拒绝肤浅的表述

       三年前的一个冬天,我迎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六七级寒风,走在苍凉的草原上瑟瑟发抖,去寻访一位收养孤儿的老母亲。枯草在摇曳作响,一座白色蒙古包戳立在小湖边,如一只孤独的天鹅,湖水已封冻多半。我走在那片草原上,思考历史,思考土地,思考文学,思考如何描述那些收养孤儿的草原母亲们,内心深处有一种犹如那面湖水向阳处的活水涌动出白色浪沫一般,久久不能平静。那里是科尔沁草原最北部的冻土带,再往北点,就是“苏武牧羊”的苦寒之地,贝加尔湖一带了。   一个写作者,总是... [阅读]

  • 网红书店相继关店:光靠“颜值”救不了实体书店

       近日,网红书店言几又因深陷关店风波再次受到关注。在关停北京、成都、西安的部分门店后,言几又又相继关闭了深圳、广州的多家门店。战略调整中的言几又或许已认识到:光靠“颜值”救不了实体书店,网红书店不能仅仅停留在吸引消费者前来拍照“打卡”的阶段,还得真正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实体书店持续盈利,需要政府鼓励扶持实体书店发展,也需要社会各界鼎力支持,更需要实体书店自身自强自立,大胆创新经营模式,寻找新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