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查看详情

逃离或再造:返乡手记的终结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日期:2021-02-22 11:38:26  责编:刘玉辉 
分享:

   100年前的1921年,鲁迅发表《故乡》一文。这是一篇小说,但也有相当多的写实成分,比如现实中鲁迅也在北京买了房子,回老家变卖财产,把母亲接到大城市居住。这篇文章是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但是教科书侧重于新老闰土的对比,多少弱化了鲁迅对故乡的告别或者逃离。

  事实上,《故乡》预言了此后100年中国人的经典叙事:青年才俊从小地方出发来到大都市打拼,成为都市人,在不断地“回乡”和“返程”中,不仅构建出对故乡的认识,也发展出一个新的自我。这个“自我”,就是现代的都市人形象,而作为参照的“故乡”,尽管也是情之所系,大多时候却都是落后、愚昧的。

  这个过程,可能开始于晚清现代教育的初创时期,农村才俊,不再满足于过去读乡村私塾的教育模式,到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接受新式教育。能够“离开”的青年,大多家境殷实,他们才能够接触新思想。这一进程虽然一度中断,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却又大大加快,以至于有几亿人奔波“在路上”。

  就此观之,今年可能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人们开始大量抒发在“新家”的感受,往年热闹的春运场景没有再现,春节后照例在网上传播的各种“返乡手记”也不见踪影。这当然是受疫情的影响,但是也可能真的出现了某种转机,由于高铁、高速公路和私家车大大普及,人们回乡变得更加容易了,社交媒体也高度发达,视频聊天随时可以进行——留给文字和想象的空间大大变小了。

  我的老家在豫东农村,这几年春节,老家都会堵车,很多在江浙打工的人,会开着车回乡过年,老家的乡镇公路永远跟不上节奏,镇上还没有红绿灯。一个豫东的小镇,很容易堵成江浙的一个城乡接合部,从车牌号看,确实给人这样的观感。

  去年夏天和弟弟一起回家为父亲过生日,在县城不得不开启手机导航,从县城回村庄的路也完全认不出来。路边开着大量美丽的花,司机说那是“格桑花”——听起来像是高原上的植物。现实中的故乡,已完全认不出来。

  我在县城跑步6公里,想找回一点过去的踪迹,但是所见皆是陌生场景,在路口差点被一个电动车撞到,骑车的女孩说,“抱歉,小心点啊”,她说的竟然是普通话。进餐馆吃一碗面,老板问我要不要放辣椒,我说不要,他说:“那就微辣吧。”他哪里知道我是从四川回来的,为什么还要在河南老家吃微辣?

  我想,这就是“返乡手记”终结的根本原因,你已变成故乡的陌生人。故乡和你都在剧烈变动之中,你所顽固怀念的,终究是一个记忆中的故乡,某种意义上,那是一种创造,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美化。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旦离开,你可能就再也无法真的成为“本乡子弟”了。

  作家对这种巨变的感受,大概在2015年就达到了高潮。那年我看到两本有关故乡的书,《找不回的故乡》和《谁人故乡不沦陷》,从书名就能看出作者的震惊。“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样的话几乎成为流行语,“沦陷”当然是一种文学式的比喻,这样的感叹表达的是某种普遍的不知所措。鲁迅写《故乡》的时候,尚能够细致捕捉每一丝变化,而今天的我们,更多是惊愕了。

  在进城者的眼中,乡村的“没落感”可能在2010年左右达到了顶点——这也意味着此后出现了转机。2020年春天,因为疫情很多人不能返城,一位在武汉某大学教书的老师,在自己山东老家的房顶上给学生上网课,这一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由于技术进步,乡村更像城市,横亘在游子和故乡中间的那道裂痕,似乎不知不觉间消失了。

  约翰·伯格在《幸运者:一位乡村医生的故事》中写了一位让人神往的英格兰乡村医生的经历。主人公曾受过良好的医学教育,二战时当过军医,二战后扎根乡村,几十年为当地人做过几万次大小手术。虽然扎根乡村,他每个月都看医疗杂志的论文,知识和水准大体上保持和世界同步,最终,他成为当地乡村生活的纽带,成为人们内心的一个依靠。

  去年夏天回家,我拜会了老家的乡村医生。过去30年,他为我曾祖母、祖父母、父母和我本人都看过病。他掌握大量“秘密”,有些话老人不会对自己的子女讲,却都向他和盘托出,事实上,他成了乡村最可靠的“书记员”。他的儿子也和我一样,到外地读大学并就业,这让他感到无比开心。

  我向他表示感谢,这完全是真心话。我突然意识到,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存在,故乡虽然逐渐“凋零”,但是仍然拥有坚固的内核。过去多年,我虽然也为故乡写下大量文字,有时怀念有时感伤,却从未真正接近这个内核。(张丰)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打造家门口的图书馆 浙江实现全省图书通借通还

       整合浙江全省文献资源集于一身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2月1日正式上线运营。在这个平台上,全省联合目录全面揭示了馆藏文献信息,实现全省文献信息资源一站检索、统一揭示,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文献在全省的分布情况,为文献获取提供线索。   “这个平台可以打破图书馆和图书馆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壁垒,把全省的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形成全省图书馆一张网,文献资源和活动信息一朵云,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说。 ... [阅读]

  • 客流营业额下降,2020年近五成书店亏损

       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近乎全民“居家隔离”的背后,实体商业遭受重创,各地实体书店纷纷闭店停业。虽然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书店营业秩序逐渐恢复,店面客流量也在缓慢提升,但是从全年情况来看,超七成书店客流量下降,超六成书店总营业额下降,近一半书店出现亏损。   为进一步了解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现状和真实情况,北京开卷联合《出版人》杂志于2020年年底共同策划了“2020实体书店发展情况调研”,受访书店达326家,来... [阅读]

  • 《西方哲学史》: 以中国特色重构西方哲学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编写西方哲学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洪谦、任华、汪子嵩、张世英、陈修斋等执笔的《哲学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之后是陈修斋、杨祖陶编写的《欧洲哲学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苗力田、李毓章主编的《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以及朱德生和李真、李志逵、冒从虎、于凤梧等人主编的西方哲学史。21世纪以来,赵敦华、张志伟、邓晓芒和赵林等编写的几本西方哲学史教材影响较大。多卷... [阅读]

  • 《北平学人访问记》:自我砥砺的一代学人

       1935年初,北平西城一个僻静的胡同,一位身量不高,身着蓝布大褂的中年男人正与一位记者模样的青年坐而论道。这位自称“没落的有识无产者代表”是北平大学最叫座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知名教授李达,青年则是北平《世界日报》的记者贺逸文。   民国的北平以文化城著称,底蕴深厚。其时,北平城内学术机关林立,学人辈出。高校之著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之著者有国立北平研究院,静生生物调查所,北平地质调查所等,是名副其实的中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