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  >> 查看详情

火锅店摆摊卖火锅料!北京餐饮业开启“花式”自救

来源: 中新经纬   日期:2022-05-20 17:47:54  责编:刘玉辉 
分享:

   暂停堂食已半月有余,北京餐饮业受到极大冲击,为减少损失、增加收入,餐厅们纷纷开启“花式”自救。其中,一股“摆摊风”在业内兴起,小到社区店,大到连锁火锅龙头、知名老字号,几乎都在尝试摆摊卖货。

  “摆摊风”兴起:卖不了火锅就卖火锅“料”

  5月17日下午5点左右,中新经纬在呷哺呷哺朝阳区慈云寺莱锦餐厅门口看到,3名呷哺呷哺餐厅员工正在摊位前卖货,包括呷哺呷哺火锅底料、麻酱以及现做的茶米茶奶茶等。此外,摊位的旁边还摆放了一个双开门透明冰柜,里面摆放着装好的盒装牛羊肉、蔬菜拼盘等。

  “我们这家门店是街边店,不在商场内,摆起摊来比较方便。所以我们每天早上一开始营业就会把摊位摆上,卖得都是餐厅点单量较高的一些产品。”该门店店长曹增告诉中新经纬,目前店门口的这个“呷哺摊”平均每天可销售2000-3000元左右的产品。

  不仅是呷哺呷哺,海底捞部分餐厅也开启了摆摊模式。据海底捞北京新辰里店经理张春义介绍,4月30日下午,在北京发布全市餐饮经营单位暂停堂食服务的通知后,她就在想办法如何才能减少门店损失、增加门店收入。其中,摆摊是她想到的办法之一。

  “我就想,能不能在不影响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在楼下卖一些店里的蔬菜、水果等,这样既能方便附近的居民购买,也能为门店增加一些收入。”抱着这一想法,张春义联系了新辰里购物中心物业,在物业的支持下,张春义便和同事把店里的一些蔬菜、水果、饮料、米面粮油、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搬到了楼下来卖。每当有顾客路过时,张春义他们就会有上前介绍这些商品。

  “我们店里有个同事,之前开过超市,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摆摊的活主要是她来做。”张春义向中新经纬介绍,五一期间,门店摆摊的收入每天约有5000元,其中最多的一天达到了7000多元。

  加入“摆摊”大军的还有一些知名老字号。中新经纬从全聚德方面获悉,近期,全聚德旗下多家餐厅也在通过外摆的形式卖货。其中,全聚德奥运村店通过外摆商亭推出老店烧鸭、麻辣鸭胗、馒头等30余种自制外卖面食、熟食;丰泽园则在“外卖食品屋”卖一些烤馒头、银丝卷、熟食酱货等;四川饭店更是开设“巴适小吃集”,在店门口现场售卖四川小吃、四川卤味、预制菜等。

  此外,中新经纬注意到,社区店“摆摊”的现象更为普遍。5月18日中午11点半,中新经纬在朝阳区双桥某小区附近看到,多家餐厅在店门口的位置增加了一排临时摊位,售卖一些酱肉、小菜或包子、馒头等主食,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前来购买。

  “我们是从母亲节(5月8日)那天开始在这摆摊的。现在不是不能堂食了嘛,我们就想着在店门口摆摊卖一些主食、小菜等,一方面便民了,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挣点生活费。”其中一家餐厅工作人员称。

  外送途中带点货,能卖一个是一个

  暂停堂食后,北京大部分餐厅都把精力放在了外卖和自提上。

  中新经纬获悉,北京老字号餐厅同春园延长了外卖窗口时间,从早上8点半一直到下午6点半,并且新增了香酥鸡、萝卜糕等多个外卖品种。东来顺也推出了适合外卖的多种肉菜、主食、小吃等,包括羊肉卷、羊肉片、肥牛片、羊肉串及各种蔬菜、海鲜类涮品等,部分门店还在外卖窗口销售蔬菜、熟食等。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经纬介绍,暂停堂食后,海底捞北京各门店也将重心转移到了线上,拓宽了外送、自提、社群等销售渠道,同时上线了冒菜套餐,部分门店还推出了盒饭、早餐、小龙虾啤酒套餐等。在外送方面,除依托第三方外卖平台外,海底捞门店员工也可以接单配送。

  其中,在海底捞北京新辰里店,每当有同事接到外送订单,张春义都会安排对方在配送时顺手多带一些店里的其他商品,比如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方便食品。“如果碰上有需要的顾客,就可以把这些卖给他们。”张春义说。

  部分快餐店则利用便携属性和前期积累,发力产品自提。中新经纬在北京多家西少爷门店看到,店门口都设有专门的自提点,方便顾客到店取餐。据西少爷方面介绍,自疫情发生后,公司就在有意识培养自提用户,且已初具规模。在北京此轮疫情前,西少爷的自提占比就已超过了30%。

  “除了部分商场要求关店或者管控区的店被迫停业之外,我们目前没有一家店是主动关的,这其中自提也是帮了不少忙。”西少爷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该负责人还向中新经纬透露,接下来西少爷也计划在社区店附近摆摊卖一些酱肉等相关产品,“主要还是利用我们自身的供应链。肉夹馍里面的肉馅,像猪肉、牛肉、鸭肉这些,都是可以酱卤的,就想着拿出来一部分做成酱货一起卖。”

  点餐码发到社群里,有啥要求尽管提

  中新经纬注意到,疫情下,社群成为各大餐厅的一大法宝。

  张春义向中新经纬介绍,门店社群是针对周边老顾客建立的,有专门的同事来管理,顾客有时会在群里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有的顾客买我们的水果,他会想让我们帮他把西瓜切块,或者是给菠萝削皮等等,我们都会及时在群里回复,并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碰上群里有顾客过生日,我们还会给他送个小礼物。”

  而鸿宾楼、曲园酒楼、烤肉宛等餐厅,也都建有各自的“便民服务群”,部分餐厅还会把外卖点餐码发到群里,供大家点餐用。顾客若有口味上的一些要求,可以直接在群里提。

  全聚德相关负责人向中新经纬介绍,暂停堂食后,全聚德旗下餐厅一方面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应对,通过外卖、外摆等开展各种非堂食销售运营,其中也包括借助社群营销激活私域流量。

  该负责人称,全聚德和平门店曾开展母亲节社群营销,在6个小铺群内推出“这个母亲节陪妈妈一起吃烤鸭吧”特惠烤鸭产品接龙活动,当天烤鸭预定量超过400只。

  中国烹饪协会等机构近期发布的《后疫情时代餐饮连锁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在疫情影响下,超80%的受访餐饮企业认为,经营上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客流量不稳定。此外,原材料涨价、租金上涨等因素也导致经营成本陡增,给餐饮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链带来考验。

  而在应对疫情影响、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上,报告提到,不少企业倾向运用数字化手段改造业务模式,如开辟外卖市场、开拓电商和直播销售渠道等。

  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出台一些政策减轻餐饮企业压力。5月9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市财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对在北京市参保缴费,属于餐饮、零售等行业的企业,阶段性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保费缓缴政策。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海底捞隐藏吃法来袭,这两种吃法你肯定都试过

       你去海底捞最享受的是哪一点?相信对不少消费者来说,海底捞意味着品质和服务,但真正在海底捞惊喜连连的离不开海量的“海底捞隐藏吃法”。从火遍全网的面筋虾滑开始,海底捞仿佛打开了这届网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隔几天就有不同的吃法横空出世,斩获一批消费者的“待俺试试”“今晚就去试试”。可以说当代年轻人在家不一定会下厨房,来了海底捞一定有几道“拿手好菜”。    ... [阅读]

  • 呷哺呷哺去年亏损近3亿元 湊湊或成业绩增长新引擎

       3月28日晚间,呷哺呷哺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呷哺呷哺实现营收61.47亿元,同比增长12.69%;归属股东净亏损2.93亿元,而2020年则是盈利184万元。   事实上,上市以来,呷哺呷哺营业收入基本保持了连年高增长,从2014年的22.02亿元一路上扬到2021年的61亿元以上,7年间增长2.8倍,年均业绩增幅达到15.7%。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过去7年间全国餐饮行业总收入平均增幅只有7.7%。   不过高营收并没有带来高盈利,对于由盈转... [阅读]

  • 扫码点餐而已,何必加戏太多

       “吃一顿饭,竟要扫3次码,关注两个公众号!”如今,扫码点餐几乎已成为各大餐饮店的指定动作。然而,扫码点餐带来便利的同时,因扫码而引发的各类问题没有得到收敛,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   既能节约人力成本,又能提高点餐用餐效率,单从科技创新而言,扫码点餐毫无疑问是进步的。尤其是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接触点餐,也更符合防疫要求。而且,从个人体验来看,扫码点餐确实是快多了。前不久,曾有脱口秀演员模仿“点餐慢”顾客,如何硬生... [阅读]

  • 从月薪百元到身价百亿元,海底捞“最牛服务员”上任新CEO

       3月1日晚间,海底捞高层发生大变动,原首席运营官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卸任。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杨利娟系海底捞服务员出身,从刚入职时的月薪百元到如今的身价百亿元,她走过了27年。未来杨利娟能否带领海底捞走出亏损泥潭、开辟新增长曲线,仍有待市场检验。   据业内人士透露,杨利娟在海底捞仅成立一年时入职,是创始人张勇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在公司任职超27年,也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   中国商报记者从海底捞工作人员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