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  >> 查看详情

老坛酸菜“塌房”,发酵食品还能吃吗?

来源: 中国妇女报   日期:2022-04-02 10:31:01  责编:刘玉辉 
分享: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老坛酸菜“塌房”事件波及甚广,连豆腐乳、黄豆酱、纳豆、酱油等发酵食品也跟着“躺枪”。许多人觉得,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存储和发酵过程,期间也会长出很多霉菌,一定存在安全问题。

   事实真是如此吗?“若是正规厂家按照规范操作生产的发酵食品,消费者可放心食用,没必要担心。”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解释,制作这些发酵食品的确需要霉菌帮忙,但此“霉”非彼“霉”。霉菌的种类有很多种,并非所有霉菌都对人体有害,有些霉菌如青霉菌、链霉菌等,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还能治病。

   王浩指出,生产黄豆酱、腐乳时常用的霉菌,有米曲霉、黑曲霉、酱油曲霉、高大毛霉、毛霉菌、根霉菌、红曲菌等,这些霉菌都是由人工挑选并被证明无毒的菌种,完全可以食用,对人的身体无害。而且,这些霉菌还能分泌各种酶类,包括蛋白酶、肽酶、谷氨酰胺酶、植物组织分解酶等,其中蛋白酶和肽酶能把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及多种氨基酸。

   王浩表示,像豆腐乳、酱油、黄豆酱中都含有较高盐分,在高浓度盐分的环境中微生物几乎难以生存。只要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没有致病霉菌,这些发酵食品都是无害的,但吃无妨。而且这些发酵食品大多由大豆制成,大豆中硝酸盐含量微乎其微,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并不会产生多少亚硝酸盐。但王浩提醒,这类食品不易存放过久,一旦保存不当出现发霉变质,就可能会产生致癌霉菌——黄曲霉菌。(澜欣)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康维他:守护自然,品尝蜜意

       春分已过,万物复苏。康维他在Makino种植的100万棵麦卢卡蜂蜜树也已开花结果,为Makino这片贫瘠的土壤带来的生机与活力。Makino位于新西兰旺加努伊和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之间的原始山谷这里曾经是一个贫瘠之地,无人问津直到康维他在这里种下了麦卢卡树的种子如今一百万棵麦卢卡树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这里郁郁葱葱,布满鸟语花香。   大名鼎鼎的新西兰隼、奇异鸟和蓝鸭都在现场,这片贫瘠土地的再生带来了健康的水源,重塑了生物多样性。新西兰隼、奇异鸟、蓝鸭这些濒危鸟类纷纷回... [阅读]

  • 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又到了野菜尝鲜季,冒嫩芽的树头香椿,沾泥土的林间竹笋,荠菜、蕨菜、野芹菜等各色的野生春菜,在各地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走俏。在江西吉安,农民范仕丽摆好菜摊,不到半小时,一篮子野菜就被抢购一空,不少顾客还预订了下一茬。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野菜扮靓餐桌,折射的是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经过不懈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人们的食物消费需求也... [阅读]

  • 广种油菜籽 充实“油瓶子”

       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的关键在油菜。油菜主要利用冬闲田生产,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可以促进粮油兼丰。我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50%以上,主产区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主要以冬闲田种植油菜,不与水稻争地,实行稻油轮作还有养地功能,长期研究表明,冬季种植油菜后可提高后茬水稻单产10%左右。据调查,我国南方地区尚有1亿亩以上冬闲田,其中至少还有5000万亩以上可种植冬油菜。而大豆等其他主要油料作物都是夏季作物,与主要粮食作物存在用地矛盾,在耕地面积持续减... [阅读]

  • 南美白对虾育繁推从“浅湾”走向“深蓝”

       “国外一对虾种要1000多元,不舍得买也没办法。现在好了,我们自己有虾种,长得快、不生病,关键价钱还低,再也不担心种虾涨价了。”正值每年9月至次年5月的对虾最佳生产期,谈起近年来养虾的变化,山东省昌邑市的养殖户王玉臻兴高采烈。   他养的虾叫“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品种,年产量超180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四成,但种源却一直被国外垄断。为扭转产业发展被动局面,昌邑市近年来抢抓海洋种业发展机遇,建立产学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