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  >> 查看详情

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期:2021-04-09 14:16:11  责编:娟子 刘玉辉 
分享: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出来以后,如何顺畅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产区到销区、从工厂到超市?这个过程就是粮食流通,涉及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日前,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自今年4月15日起施行。4月8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条例》出台的相关情况。

让人民群众更安心更放心

   粮食流通环节有多重要?会上介绍,近几年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超过1.3万亿斤,其中70%通过粮食流通进入到消费领域,总数量超过9000亿斤。

   据了解,《条例》是2004年制定的,2013年、2016年分别对部分条款做了一些修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粮食流通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黄祎介绍,《条例》的本次修订有多方面的考虑。

   黄祎说,粮食经营主体、经营方式日益多元化;政策性粮食流通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出现了粮食污染、变质等问题;流通环节粮食损失损耗的问题比较突出等,都需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进行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

   以人人都关心的粮食质量问题来说,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舌尖上的安全”。影响粮食质量的既有土壤、水源、气候等因素,也有种子、化肥、农药等因素,还有储存、加工、运输等流通环节的因素。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此次《条例》修订针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监测监控、入库出库检验、库存质量管控、运输过程质量管理、食用用途粮食管理和被污染粮食处置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更安心、更放心。

把政策性粮食管好用好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牵动人心粮情。根据防疫期间粮食市场供应的需要,有关部门适时投放政策性粮食,从而确保了国家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稳定。正是因为政策性粮食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作用极为重要,这次《条例》的修订,把政策性粮食的制度完善作为重点。

   通俗地讲,政策性粮食是依托国家政策形成的粮权属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粮食,具体种类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以及临时储存粮等。

   “这次《条例》的修订,主要针对实践当中暴露出来的政策性粮食管理的薄弱环节、制度漏洞进行了完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说。

   例如,《条例》要求严明出库管理责任,严禁在政策性粮食出库时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调换标的物;不得拒不执行出库指令或者阻挠出库。严格粮食购销动用程序,政策性粮食的采购和销售,原则上要通过规范的粮食交易中心公开进行,也可以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严禁不按国家规定用途处置政策性粮食;严禁擅自动用政策性粮食。

   “《条例》在政策性粮食管理方面进行制度完善,目的就是要把全国人民关心关注的政策性粮食管好、用好。”黄炜说,管好用好政策性粮食有利于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保障市场供应、支持产业发展。

老百姓饭碗有保障

   保障粮食流通工作还需要财政大力支持。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负责人李海南介绍,中央财政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粮食流通工作。比如财政支持做好粮食收购,对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建立最低收购价制度,最低收购价水平按照国务院要求有序调整完善。当市场价格低于这一水平时,就启动政策性收购;当市场价格水平回升超过这一水平时,实行市场化收购,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去”的底线,维护好种粮农民的利益。政策性收购粮食贷款的利息由中央财政负担,并安排了相关收购费用。

目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

   “总体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中国的粮食是安全的,老百姓的饭碗是有保障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负责人寇明说。

   生产强。自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2020年粮食产量为13390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供应足。“十三五”以来,国家加大粮食仓储物流现代化建设,中国粮食仓储设施水平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库存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备安全,特别是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库存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总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经得住考验的,能够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供应。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把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寇明说。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发布

       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指数是全国首支粮食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出席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张韶春致辞。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龚明珠主持。    张韶春表示:“为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我们委托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了‘中国·内蒙古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这是全国首支评价粮食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数。... [阅读]

  • 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20年,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科学应对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实施,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农业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并快速恢复增长,农经景气指数连续3个季度回升。四季度,农经景气指数为100.0,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农经预警指数也回升至“绿灯区”,农业经济总体上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阅读]

  • 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

       大中型灌区生产粮食约占全国总量的50%,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战场。20多年来,国家投入巨资对大中型灌区进行了改造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强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过去20多年:逾千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改造建设大中型灌区    据水利部统计,自1998年国家启动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来,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加大投入力度,到2020年底我国投入中央... [阅读]

  •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预计,2月份冬麦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可能持续发展。近日,农业农村部下派9个专家工作组赴冬小麦主产省份,指导农民科学抗旱,同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强化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旱。    记者日前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0年12月以来,冬麦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至8成,加之风力较大,土壤表墒不足,局地旱象显现。当前已进入小麦需水高峰和春季田管的关键时期,持续干旱对小麦返青生长构成威胁。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