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查看详情

信托业稳定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缴纳标准出炉

来源: 证券时报   日期:2022-06-23 09:22:16  责编:刘玉辉 
分享:

   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信托行业的具体路线图逐步清晰。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监管部门近期向信托公司下发了《关于信托公司做好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信托业稳定基金和信托业保障基金筹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透露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和信托业稳定基金常规缴纳标准——以各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为基数,一年一缴,平均费率约为4.6%,其中3.7%用于缴纳信托业稳定基金,0.9%用于缴纳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1207.98亿元,同比略降1.63%。若按照平均费率4.6%粗略计算,68家信托公司一年缴纳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和信托业稳定基金合计约为55.5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信托业稳定基金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银保监会将根据各公司上年度监管评级复评结果确定其当年的风险差别费率。

3.7%+0.9%

   未来信托公司既需要缴纳信托业稳定基金,也需要缴纳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信托业稳定基金方面,信托公司每年缴纳一次,基金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基准费率目前为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3.7%,可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和基金积累水平适当调整。风险差别费率按照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结果确定,创新类、发展类、成长类信托公司的风险差别费率分别为-0.2%~0,0,0~0.2%。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方面,根据相关政策,部分信托公司按要求首批缴纳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此后,全行业68家信托公司每年常规缴纳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通过在信托业稳定基金基准费率基础上上浮0.9个百分点的方式收取。

   至于信托公司此前缴纳的信托业保障基金,这份征求意见稿表示,在基本保留现行制度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信托公司不再按净资产余额的1%认购信托业保障基金,已认购基金予以返还;针对现行制度中证券投资信托的基金认购主体不够清晰的问题,明确其可由投资者与信托公司约定基金认购主体。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上述征求意见稿与今年2月银保监会公开发布的《信托业保障基金和流动性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陈述有较大不同。

   比如,将原信托保障基金分拆为“信托业保障基金”和“信托业流动性互助基金”是《办法》最大看点。但在监管部门近日下发给信托公司的这份征求意见稿中,不再有“流动性互助基金”这类提法,新出现了“信托业稳定基金”这个提法。

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之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首次明确了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的进度要求,提出9月底前完成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筹集相关工作。

   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将如何落地实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此前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相关工作正在研究推进,初步考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用于具有系统性隐患的重大风险处置,与发挥常规化风险处置作用的存款保险和行业保障基金都是我国金融安全网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区分不同行业、不同主体实行差别化收费,以平衡好风险、收益与责任,避免国家和纳税人利益遭受损失。

   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出版的2022年第10期《求是》刊登银保监会党委撰写的《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一文。文章透露,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首批646亿元资金已经筹集到位,存款保险制度得到加强,保险保障基金和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正在修订完善。

   有行业观察人士分析,未来,银行业的安全网由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存款保险共同构筑,信托业的安全网则由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与信托业稳定基金共同构筑。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跨境资金流动“稳” 人民币资产魅力“足”

       5月银行结售汇顺差规模达15亿美元;截至6月22日,6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10.80亿元……多项数据显示,尽管美联储持续加息给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带来紧缩效应,但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稳定,海外投资者投资国内金融市场有较强驱动力。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吸引力和人民币资产回报率将更多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在中国经济韧性凸显和金融市场持续开放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对全球中长期投... [阅读]

  • 项目集中签约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186家世界500强企业及290家行业领军企业齐聚,99个重点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5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1.4%……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简称“峰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峰会上,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外资企业纷纷表示,疫情之下,中国经济依然稳健发展,增加了其在华发展的信心,他们同时看好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开启的新空间,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抓机遇 外商投资信心... [阅读]

  • 年内已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 专家预计投资属性将不断强化

       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在中国香港成功发行了5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30%。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投标总量约为228亿元,超过发行量的4.5倍。央行表示,这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央行在港成功发行6期共600亿元人民币中央银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6个月期和1年期品种分别发行200... [阅读]

  • 数字人民币红包助阵 6月份消费数据值得期待

       随着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多地派发消费券成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之一。今年“618”活动期间,多地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新手段助力消费。专家预计,6月份消费数据将进一步改善。    6月19日,京东科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京东“618”期间,用户在京东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金额达4亿元,同比增长超18倍。据了解,“618”期间,京东科技携手多家银行首次大规模在23座试点城市发放...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