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查看详情

多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下跌 “固收+”受追捧现爆款

来源: 证券日报   日期:2022-02-15 10:34:34  责编:刘玉辉 
分享:

   开年以来股市行情震荡,市场上不少权益类产品都随之波动剧烈,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权益类产品收益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据相关数据显示,市场上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管理的19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已有10只净值低于1元。其中,合资理财子公司贝莱德建信理财今年1月份刚发行的某款产品,收益率更是跌至-56.8%。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净值下跌的同时,固收类理财产品受到追捧。从总体上看,权益类理财产品在整体理财市场中规模占比仍然很低,固定收益类产品依然是主流。

震荡市场中业绩承压

   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实施,银行理财开始步入全面净值化时代。近两年来,理财子公司作为银行理财转型的重要抓手,受到了市场期待。但随着今年以来股市行情波动,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权益类理财产品业绩也面临着挑战。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共有209款权益类产品。其中由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管理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共有19只,且成立日期大部分都在2020年后。这19只净值型产品起始净值为1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9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已经有10只产品净值跌破1元。

   此外,受权益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部分权益资产占比较大的FOF理财产品也面临着净值下跌的情况。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市场上存续及在售的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FOF理财产品数量达233只,其中有44只FOF产品净值已低于1元,占比近18%。

   某银行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净值出现分化是正常现象,主要缘于权益类市场的整体震荡。同时,在资管新规和市场利率下行趋势影响下,银行固收类理财产品的长期竞争力开始减弱,这导致不少客户经理对稳健型保险产品和基金的销售动力明显高于理财。

   有银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目前多数银行客户的诉求仍以稳健收益为主,因此,并非所有客户都能接受权益类以及FOF类理财产品。总体来看,“固收+”类产品依然是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的产品规模已超28万亿元,其中产品类型仍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流,占比超90%,而混合类产品占总发行产品规模的7.66%,权益类产品及商品、金融衍生品产品占比较小,两者之和仅占1.2%。

   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长姚杨对记者表示,相较于公募基金在权益端多年的研究积累和深度覆盖,理财公司需探寻个性化、差异化的比较优势,多布局“低波动”和“固收+”产品,进一步降低门槛、拓宽渠道,将可持续、稳定回报的低回撤产品带给更多投资者。

“固收+”或是最佳选择之一

   在震荡行情下,固收类理财产品受到追捧,且出现了一些“爆款”。记者了解到,上周浦银理财推出的首款固收类理财产品,首日募集规模就突破了120亿元,这也是开年来的首个爆款理财产品。

   对于开年固收理财产品出现爆款的原因,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记者表示,一是近期股票市场行情震荡较大,不少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风险较低的产品上;二是该产品本身具有较低的风险属性,同时其4.6%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在同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中拥有优势,受到投资者青睐。但从已发行理财产品来看,当前业绩比较基准较高的产品往往封闭期也较长。

   针对银行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普益标准相关研究员对记者表示,未来“固收+”将成为银行理财进军权益市场的最好方式之一。对于银行理财而言,增加权益投资与银行理财客群较低的风险偏好存在天然冲突,在投资者风险偏好短期内无法提升的情况下,银行理财机构必须谨慎地把握权益投资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平衡,通过风险相对可控的形式进行权益投资,“固收+”策略便成为了银行理财进军权益市场的最好方式之一。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银行理财而言,以“固收+”为核心投资策略,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既满足了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需求,同时又保持了较低的回撤水平,无疑是替代非标资产实现收益增厚的最佳选择之一。

   苏筱芮表示:“随着资管新规的日益深化以及理财子公司的相继成立,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已逐渐步入正轨,进入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该不断加强投研水平、产品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投资需求。理财的市场需求始终存在,机构需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持续挖掘与探索。”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招行再度出手 向房企提供100亿元并购专项额度

       2月14日,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地产并购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在该框架协议中,招商银行将优先为大悦城提供地产并购相关的综合金融服务,专项融资额度为100亿元。    大悦城是央企中粮集团旗下唯一的地产投资和管理平台,土储项目较为优质,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根据协议,大悦城此番获得的额度专用于地产并购业务,业务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并购贷款、并购基金、资产证券化、以及基于并购相关业务需求创新的各类融资产品。  ... [阅读]

  • 货币政策发力 资金面料保持合理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日前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同样折射出货币政策充足发力效果。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支持稳增长,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对于A股市场而言,行业和公司的盈利展望会逐渐改善,股市资金也有望迎来补充。 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发力稳增长    根据... [阅读]

  • 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路径

       2022年,以美联储为首的主要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以及最新的关键经济数据所传递的信息显示,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愈发强烈,尤其是美联储按下加息键的时间点已渐行渐近,需密切关注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路径。    从数据看,去年美国经济增长5.7%以及最新的非农就业数据均高出预期,通胀继续上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和就业情况的变化已经使美联储获得连续快速加息的条件。    美联储量化宽松时间过久,大水漫灌使其资产... [阅读]

  • 北交所首次大规模解禁影响有限

       2月份,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迎来首次大规模解禁,相关股东是否会减持,从而给股价带来影响,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本次大规模解禁是2020年7月27日精选层首批32家挂牌公司股东锁定期在原12个月上额外延长6个月所致,大市值公司的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份集中解禁是造成此次解禁市值规模较大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2月份北交所涉及解禁的上市公司有21家,占北交所上市公... [阅读]